科普丨一文读懂红茶

发布日期:2024-10-11 12:09    点击次数:176

科普丨一文读懂红茶

什么是红茶?

大红袍和普洱(熟茶)为什么不是红茶?

寰宇上最陈腐的红茶叫什么?

红茶有哪些分类?

红茶主要产区及代表性茶类?

不同红茶间品性特色区别是什么?

图片

红茶发源说:

相传,武夷山星村桐乡的江墩,地处海拔1500米驾御。这里的乡民子子孙孙都制作念茶或计较茶业。明末的某年,一支队伍途经江墩,士兵们睡在茶青上,等队伍离开后,茶青已经开动不同进度的发酵。于是,村民们飞速将茶青揉捻,后用当地的马尾松烘干,这种带有马尾松特有的松脂香味的茶,并莫得受到东谈主们的凝视,因为其时,东谈主们从来都民俗饮绿茶。村民们将茶挑到星村(茶叶集散地),这种茶出售后的第二年,却被东谈主高价订购。于是,这种发酵红茶开动受到东谈主们的存眷,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图片

图片拍摄于桐木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WUYIBOHEA,其中WUYI是武夷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标记,后因交易蕃昌,当地东谈主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东谈主工小种或烟小种)侵略市集,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疏通海拔、疏通地域、用疏通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性疏通,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统的意旨,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孤寒象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图片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被远传国际,由荷兰商东谈主带入欧洲,速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通盘欧洲,并掀翻流传于今的“下昼茶”风俗。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标记,成为寰宇统饮名茶。

1842年,烟土干戈后清政府被动容许五口互市,泰西外商争相来华抢购茶叶(以红茶为主),闽北、闽东在武夷山小种红茶产制时间的基础上接踵发展工夫红茶以供外售,而渐渐酿成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等福建三大工夫红茶。

图片

红茶界说

字据NYT780-2004红茶是指用茶树[Camellia sinensis(L.) K]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萎凋、揉捻(切碎)、发酵、干燥等工艺加工,阐发出红色特征的茶称之为红茶。

图片

红茶分类(小编手工画图)

图片

图片开首于公众号“隧谈寻茶记”   

(一)正山小种:

界说:正山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及武夷山当然保护区域内的茶树鲜叶,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独具似桂圆干香味及松烟香的红茶居品。字据居品性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级别。(摘自GB/T13738.3-2012)

图片

分类:(工艺)

1、传统工艺:烟熏小种

品性特色:松烟香、桂圆汤(腊肉风范)

2、新工艺养殖:无烟小种

①全芽头采摘:金骏眉

②一芽一叶采摘:银骏眉

③一芽二叶采摘:铜骏眉(小赤甘)

④一芽三叶采摘:(大赤甘)

⑤妃子笑(拼配红茶)

(注:这里对于银骏眉、铜骏眉与小赤甘、大赤甘之间能否径直画等号存在争议,接待茶友们百家争鸣)

图片

    正山小种各感官等第品性要求:

图片

(二)金骏眉(jinjunmei tea)

界说:字据GH/T 1118-2015划定金骏眉是以武夷山市兴村镇桐木关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度当然保护区内的峻岭茶树单芽为原料,选拔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独有工艺制作而茶,具有“汤色金黄,汤中带甘,甘里透香”品性特征的红茶。

图片

金骏眉的出身:

19世纪末,由于多种身分成茶缓缓没落。当作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东谈主,江功臣对振兴正山小种有一份深远骨髓的处事感与遭殃感。他9岁便上山采茶,13岁随着祖父制茶。1977年—1987年,他在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的桐木茶厂学习制茶;1988年—1996年,在桐木茶厂任车间主任、管帐、厂长等职;1997年,他创办功臣茶厂,后改制为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遭殃公司。2005年,江功臣先生领导团队(团队成员有:江功臣、梁骏德、闫翼峰、张孟江、孙连全、江俊发、胡结兴等),在传承四百余年的红茶文化与传统武艺基础上,通过蜕变交融,研发出顶级红茶金骏眉。带动了通盘红茶产业的发展,掀翻了中国红茶的恢复。

图片

金骏眉称号含义:

金:

· 心绪表意:干茶黄黑相间,色泽油润发亮,泡出的汤色金黄,有“金”的心绪特色。

· 价值标记:金骏眉只采头春,一年一次,以春芽为原料,每500克金骏眉需用7.5万个驾御的芽头,原料罕有珍惜,价值如同金子般珍稀。干茶外形条索纤细紧结,身骨重实,似“金”之分量,给东谈主一种实而不虚的嗅觉。

骏:

· 外形寓意:金骏眉干茶外形略迂曲,似海马状(中药),叶底秀挺鲜嫩,有万马奔腾之势,是以用“骏”字来描画其时势特色。

· 产地特征:金骏眉助长在武夷山国度级当然保护区内海拔较高的峻岭上,竟日潸潸充足,生态环境唯一无二,茶山有高“骏”之势。

· 发缓渴望:“骏”在《辞海》中有迅速的兴致,抒发了制茶东谈主但愿金骏眉能在红茶市荟萃一马领先、迅速发展的渴望。

眉:

· 原料特色:金骏眉是对传统正山小种制作工艺雠校和蜕变的成果。从原料采摘步履看,正山小种是2-3叶开面,而金骏眉则为单芽,芽吸六合之灵气,乃茶之精华。自古以来都是用芽头制作超卓绿茶,如贡眉、珍眉等,是以用“眉”字来体现其原料的细嫩。

· 外形刻画:茶芽似眉,乃细长之物,卓绝柔和。用芽头制作金骏眉,须轻采轻放、轻揉慢揉、精心敬制,“眉”字形象地刻画了茶叶的外形。

· 永久之意:“眉长为寿,寿者长也”,“眉”在茶名中也有永久、长命的寓意。

图片

 金骏眉感官品性特征:

图片

注:(①居品不设等第;②什物步履样每3年配换一次)

     (三)闽红工夫:

分类:

(1)白琳工夫:品性特色:外形条索细长迂曲,显金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鲜纯有毫香,汤色浅红亮,味谈清鲜甜和,叶底红中带黄。

(2)坦洋工夫:品性特色:外形条索细长匀整,带毫,色泽乌润;内质香气稍低,茶汤呈深金黄色,味谈甘醇清甜,叶底红匀。

(3)政和工夫:①大茶:大白茶品种制成。外形近似滇红,显毫,色泽乌润;内质香气高而鲜甜,汤色红浓,味谈浓厚,叶底痴肥尚红。

②小茶:用小叶种制成。外形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抓久,味谈醇和,汤色稍浅,叶底尚红。

图片

字据GB/T24710-2009坦洋工夫(Tanyang Gongfu tea)是在划定边界内的当然生态环境要求下,采自坦洋菜茶,和适制红茶的优良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选拔工夫红茶初制和精制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特定品性特征的红茶。

初制工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造型)

精制工艺:拣剔→归堆→整形→拼配→匀堆→复火

图片

白琳工夫茶产于福鼎市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据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见,至少清乾隆时刻,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场田主要官员的存眷而载入汗青。

图片

字据T/CSTEA 00037—2021政和工夫红茶(Zhenghe congou black tea)是指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行政区域边界内,以适制政和工夫红茶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红茶。依据居品性量分为超特级(芽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五个等第。

政和工夫感官品性特征:

图片

(注:每种居品每一等第均设什物步履样,每五年更换一次)

图片

(四)宁红茶(Ninghong Tea)

·谈光年间(1821—1850年),修水宁红茶申明权臣。吴觉农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修水宁红茶,后有祁红”。

· 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宁红茶在国际茶叶市集上步入繁荣时刻,每年输出30万箱(每箱25公斤)。

· 光绪三十年(1904年),宁红输出达30万担。

· 目田后,修水宁红茶得以迅速发展 

(留神区别于昌宁红、建宁红)

图片

界说:在修水县区域内,以宁州群体种过火它适制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按本文献要求加工,经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干燥等工艺加工的条形红茶和经萎凋、揉捻、解块、发酵、扎把、初干、扎花、足干等工艺加工的“羊毫头”状束型特种红茶。(摘自T/XSCX001-2023)

图片

(修水宁红茶包括宁红金毫、宁红工夫和宁红龙须茶)

(五)宜红茶( Yihong black tea )

出身:

·十九世纪中世,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武艺。 

· 19世纪末,英国东谈主在宜昌诞生了洋行,多量收购这里分娩的红茶,从汉口转运到欧洲。仅1886年前后,“宜红茶”出口年输出量就达15万担驾御。 

· 20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比肩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20世纪50年代,宜都已成为“宜红茶”最穷困的生产加工和集散基地。 

· 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科的茶厂,开动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处事。 

图片

界说:湖北宜红茶 (Hubei Yihong black tea)以湖北省境内用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 O. Kun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生产加工而成的红茶居品,包括宜红工夫茶、宜红红碎茶、宜红名优茶等三类(摘自DB42/T916-2021)

感官品性见下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祁门红茶(KEEMUN Congou Black Tea)

界说:以安徽省祁门县辖区域为中枢产区及毗邻的传统产区的祁门槠叶种过火他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按照初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和精制(筛制、切细、风选、拣剔、补火、拼配、匀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祁门香”品性特征的条形红茶。(摘自GH/T1178-2019)

图片

出身:

据说清朝光绪年间,安徽黔县有一户姓余的东谈主家,出了一位举东谈主名叫余干臣,被派到福建安溪县衙作念书吏。临上任时,余干臣的老爹对他说:'你此次出外仕进,切记一件事,有学艺机会千万别放过,学点时间回首,一世用不尽'。

余干臣上任不到三年,他的主座因故罢官,他也随着丢职。这时他思起老爹叮属的话,于是动了学习武艺的念头。他思到旧地产茶,关联词制茶时间及历程和福建的不同,因为绿茶并不发酵,而红茶必须一皆发酵,于是他把福建制造'工夫红茶'的时间学成,带到旧地。余干臣回到旧地,对老爹领会弃官从商的经过,并说他学成了制造'工夫红茶'的时间。老爹当然歌咏,匡助他建茶厂,造红茶,因为附近产茶县都以祁门为中心,是以定名为祁门红茶。

图片

祁门香(KEEMUN sweet candy scent):

具有花香、果香和蜜糖香等独有地域风范的香型。

居品级别依据感官品性要求分为:

礼茶、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图片

(安徽的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并称为寰宇三大高香红茶。)

(七)滇红工夫(Dianhong Congou Black Tea)

出身: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中部茶产区受到干戈的影响和龙套,无力持续生产。“国民政府为了保管红茶外售市集,换取外汇,救济抗战军需,同期也为了滚动安置从江南一带茶区疏散出来的茶叶时间东谈主员,准备在西南大后方成立新的外售红茶基地。”于是,1938年秋,从武汉迁到重庆的中国茶叶公司便派遣时间专员郑鹤春先生和技师冯绍裘先生到云南拜谒茶叶资源和生产情况。

1938年底,由冯绍裘先生领导的茶界先辈在国际环境摇荡,凤庆要求极其发愤的要求下,告捷创制出了滇红茶。由凤庆出身的滇红茶也曾推出,便获取了国际市集的宽阔认同和颂扬。滇红的出身,是源于抗日干戈时刻国度红茶出口、加多外汇、支救兵需的资源寻找,既创始了云南大叶种茶制作红茶的先河,又终光显国度计谋的需要。由此可见,滇红茶在凤庆的出身,具有着极具迥殊的蜕变身分和穷困的历史孝顺及意旨。

图片

界说:字据T/CTSS38-2021划定滇红工夫红茶是以云南省行政区域内采收的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艺制成的条形红茶。字据居品品性特征,滇红工夫红茶分单芽、特级、一级至四级共6个等第。

图片

(八)英德红茶(YingDe black tea)

出身:

英德产茶的历史卓绝悠久,早在唐朝时刻就已经开动,到了明朝英德的土质茶已经成为朝廷的贡品。英红九号的出身不错挂念到20世纪60年代,其时大师们从云南大叶种茶园平分歧出22棵无性系单株,英红九号由此脱颖而出,并在1959年告捷推出了英德红茶。1986年,这一品种被认定为省级良种,从而标记着英红九号当作一个茶树品种的告捷培育。  

图片

界说:字据GHT1243-2019 英德红茶(YingDe black tea)是在英德红茶区域边界内,以英红九号、传统大叶种(凤凰水仙、连南大叶、罗坑大叶、云南大叶等场地群体品种)以及广东省育成的其它无性系中小叶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条形红茶。

图片

蔗甜兰韵 as sugar cane juice with aroma of orchid:

英德红茶茶汤味谈中阐发出来的清甜带兰香的复合香味特征。

字据茶树品种不同分为:

英德红茶(英红九号)、英德红茶(传统大叶种)、英德红茶(中小叶种)三类

(安徽的祁门红茶与福建的正山小种、云南的滇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合称国内四大红茶)

图片

(九)海南红茶(Hainan  black tea )

·字据《海南省志·农垦志》记录,海南轻佻进行茶叶生产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红茶为主,海南农垦属于设备主力,第一代农垦东谈主深远海南五指山土产货,合营橡胶产业,拓荒垦茶。

· 1984年海南大叶种茶被认定为国度级茶树良种编号为“华茶16号”

· 1985年海南大叶种再创光泽由海南大叶种茶与云南大叶种茶合璧而成的海南红碎茶在英国举办的寰宇红茶评选中荣获金奖

界说:字据T/CTSS80-2023 五指山红茶 Wuzhishan black tea选拔五指山市辖区内,海拔高度在 300 m 以上的海南大叶种(Camellia sinensisvar. assamica 'Hainan Dayezhong’)群体种的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提香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琥珀汤、奶蜜香“品性特征的红茶。

图片

(十)九曲红梅(Jiuqu hongmei tea)

九曲红梅源出为武夷山的九曲,是闽北浙南一带农民北迁,在大坞山一带落户,拓荒种粮种茶,以谋糊口,制作九曲红梅。他们对制茶工艺进行潜心洽商,选拔西湖龙井茶鲜叶,在正山小种制作工艺基础上研发出来色红香清如红梅的红茶,故称九曲红梅。

肤浅来说,九曲红梅用的是龙井的原料,近似正山小种的工艺,也叫龙井红。茶叶细如鱼钩,色泽乌润,茶汤默契亮堂玛瑙色,味谈鲜醇甘甜,梅花香优雅,具有江南红茶特有的韵味。

弘一法师曾有“白玉杯中玛瑙色,红唇舌底梅花香”刻画九曲红梅的神韵。

图片

界说:以杭州市西湖区所辖区域内耕种助长的适制九曲红梅茶的茶树品种芽叶为原料,选拔传统的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的卷曲形工夫红茶。居品等第依据感官品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摘自GH/T1116-2015)

(十一)红碎茶

红碎茶品性特征:

红碎茶在初制历程中茶叶经过充分揉切,细胞落空率 高,故意于多酚类酶性氧化和冲泡,酿成香气高锐抓久 , 味谈浓强鲜爽,加牛奶白糖后仍有较强的茶味的品性特征。

图片

不同叶型红碎茶品性:

①叶茶:条索紧结挺直匀皆,色泽乌润;内质香气 芬芳,汤色红亮,味谈甘醇,叶底红亮多嫩茎。

②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皆,色泽乌润或泛棕;内 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味谈浓强鲜爽,叶底红匀。

③片茶:外形一皆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 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红亮,味谈尚浓略涩,叶 底红匀。

④末茶:外形一皆为砂粒状末,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红暗。

——叶茶中不可含碎屑茶,碎茶中不含片末茶,末茶中 不含茶灰,规格光显,要求严格。

(十二)国外闻名红茶:

①阿萨姆红茶(印度)

②大吉岭红茶(印度)

③尼尔吉里红茶(印度)

④肯尼亚红茶(肯尼亚)

⑤锡兰乌巴茶(斯里兰卡)

图片

跋文:国表里主要红茶产地及品性特色已经一皆先容完成,那么当今你邻接为什么大红袍和普洱(熟茶)不属于红茶了么?接待在驳斥区留言参议!

感谢茶友们赞助,祝人人国庆舒坦~

红茶

 版权标注 

案牍 | 排版【何姣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扫数执行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执行,请点击举报。